大多數人對中古車商收購車印象不好

成功收購不同種類的車型,也常聽賣車客戶跟估好車專員分享賣車歷程,因為我們蠻喜歡問客戶有沒有給其他管道估過?
如果有,他們如何報價呢?諸如此類的問題,畢竟市場變化速度飛快
要確保估好車估車、收購汽車在市場是有競爭力,才能服務更多客戶、給賣車車主們更好的估車體驗
聽過太多數想賣車的車主和中古車商交涉過程中都有負面的經驗,下定決心自己找尋賣車管道

 

印象中有個客戶跟估好車分享故事:
客戶要把舊車賣掉準備購買新車,透過新車業務幫忙處理原來的舊車,新車業務聯絡配合的中古車商到展間看客戶的車
車商一看完車,從車子顏色、冷氣異味、烤漆顏色不均、皮椅皺摺到車窗隔熱紙,能嫌棄的地方毫不猶豫地嫌棄了一遍…
頓時覺得新車業務配合的車商比較像是收購新車的標準來看車,也因為這樣客人對中古車商估價的印象相當負面
認為中古車商都會抓毛病、亂扣不合理的金額

客觀的說,客戶的日常用車一定都會有正常使用痕跡,已經使用過幾年的車子
如果車內都超新,完全像新車才是該擔心吧!收購客人的車子,一定要站在客人的立場著想
一定會有待修、待整理項目,但我們認為這是需要跟客人溝通為什麼那個項目需要整理?
下一個接手車主會期待車子會是什麼樣氛圍,畢竟每台車的客戶群不盡相同
同一個項目在某些車款的客戶群他們不在意,另個車款的客人可能因為某個項目沒處理好而不想買車

中古車商看完車,客人中目中已經有希望收購價,車商收購價格沒辦法到達車主期望值
和車主心目中的價格稍有落差,當下在新車展間這筆收購交易沒有完成

只是後面還補一句:應該沒有車商能估得比我高了!
你現在沒辦法決定,之後可能就沒辦法這個報價跟你收購,估價會再往下調整

 

用話術估價中古車的動機

當下估車報價的中古車商會這樣做,推估有兩種可能:

1.已經篤定車主不會當天決定賣車,才故意報較高價格
並說出:如果當下不決定就沒辦法再以現在的報價收購,會再往下調整
反正他現在報的價格因為車主不當下決定,代表他可以不用為車子報價負責
設立價格天花板,讓車主去外面比較汽車估價也問不到

2.利用今天不決定的時間壓力,讓車主出現「損失規避」的心理壓力
想要逼迫車主當下就下決定把車賣給中古車商

 

當下車主的感受非常差勁!認為車商分明是逼迫車主要當下做決定,說白點就是中古車商給車主逼單
語帶半威脅說:之後報價會更低,讓車主覺得現在不決定以後「會有損失」的心理戰
即便車商報價再高,也會對這家車商的誠信度產生疑慮
再也不放心跟中古車商交易,尤其是賣車,等於把自己的財產交出去、牽涉收款金流,信任感格外重要

 

 

更效率、有保障的中古車估價管道誕生了!

凡是「中古」交易市場,不論是3C產品、錶、車、房,每個產品獨一無二
隨著原使用者的使用狀況與有意願買主的需求而變化,產生一物一況的獨特性
常見狀況是產品使用痕跡、品項,再加上接手的人接納程度大不相同,但也會跟產品特性有關
意思就是產品交易價格越高,接手的人就會希望產品狀況維持得越完好,才有可能用較高金額成交

 

科技平台讓任何資訊越來越透明,商業模式也會跟著進步,以前想要了解自己的車子估價
大多得透過熟識朋友、自己上網過很多功課、自己碰運氣找一家「感覺」比較優良的中古車商
也做好心理建設找車商可能會失望的打算,跟中古車商接洽,才能取得車子估價,取得估價後若不滿意,還可能會有人情壓力…
甚至被中古車商業務不斷追蹤車子有沒有賣掉,但是估價、收購都還不是最艱難的,當合約簽訂,後續進行車子產權轉移過程
有沒有順利過戶、車輛過戶程序、交易金流安全問題,這才是簽訂合約後,進行交易流過會讓人比較擔心的地方

但現在完全沒有這個問題,想先瞭解自己車子的估價,可以透過線上估車取得初步價格,提供照片
讓估好車的收購系統資料庫得出更精準且合理的報價,在過戶的時候,就把過戶程序列出來讓賣車車主安心
知道每一個環節要進行哪些事,是哪一方需要動作,每完成一步驟,回報賣車車主就會令人安心

 

未來期待汽車收購能朝什麼方向前進

希望未來中古車估價方式更科技,最好是像AppleTradeIn那樣,再加上現在電動車正努力攀升中
未來在車況檢測上會趨近於3C產品的標準,例如整車系統、系統軟體將成為一大估價項目
估好車也會朝著這目標持續努力,給更多想賣車的車主們明確、合理的收購價,而中古車估價收購持續優化標準
讓準備賣車的車主們更有保障、能更安心把車交給汽車收購平台

 

估好車對客戶中古車估價報價,估價區間是多少、可能會調整估價的因素會一併告知車主
我們會依據車主提供的資訊、車況給予車主精準報價,減少溝通成本也是提高收購效率的一種方式

如果你曾經有過車商估價收購報很高,到了現場卻大幅退縮估價的經驗
一定要試試看估好車的估價服務!用45秒取得中古車估價

 

 

0/5 (0 Reviews)